在一条忙绿的新动力电板产线上,机械臂正以0.1毫米的精度肖似着捏取、放手的行为,快如闪电,却又稳如磐石。骤然,一个电芯托盘轻细偏移,就在这毫秒之间,机械臂仿佛有了“触觉”,自动调治轨迹,精确完成对接。 这不是科幻电影,而是当天中国智能工场的寻常一幕。背后的“神经核心”,恰是一颗颗国产高性能伺服系统。 它们,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,悄然编削着中国制造的底色。 01 一场落寞的翻新: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的破局 曾几何时,国产伺服是“低端”、“不服稳”的代名词。高端市集被日系、德系品牌紧紧占据,国内厂商...